喀左紫砂、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,可以追溯到史前红山文化时期。在喀左县东山嘴的祭祀遗址、牛河梁遗址出土了大批陶器,主要有筒形罐、斜口器、瓮、豆、带盖罐、裸体女人、女神泥人等。红山文化时期的陶器,主要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为主,泥质红陶占的比例要大于夹砂灰陶。
产品特点:矿石外观具有色泽紫红,紫褐色,朱红色等很多种颜色。质地细腻坚硬,颗粒结构紧密。烧成温度高,烧结温度已经很接近瓷器,因此是高温陶器。因为原料含有均匀的砂质颗粒,烧成后外观仍然颗粒清晰温润儒雅。因为紫砂矿石有很多色彩,人们充分利用矿石原有的颜色配制各种不同颜色的紫砂泥。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配制出不同用途的泥料,方便制作工艺对泥料的要求。紫砂制品外表适合雕刻,透气性好,天然色彩,不施釉色,可塑性好。因此,用紫砂制成的花盆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,栽培的花木不烂根,不掉叶,能保持土质疏松,花草树叶茂盛,花色艳丽。使用紫砂茶壶泡出的茶叶,不失原味,色味俱佳,时间一长,茶垢堆积成“山”,素有“茶山”的美称。用紫砂器皿装粮食,不易酸腐。紫砂茶具,紫砂文玩由于热传导慢,不炙手,不易磨损,经常擦拭,表面越加光泽温润,黝亮照人,深受茶家的珍爱。
美丽的喀左,坐落在大凌河上游,水土丰厚,紫砂矿产资源丰富,人文历史悠久。这里是世界上第一朵花开放、也是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。喀左不仅有震惊中外的暴龙问世,而且有红山文化遗址,有先后出土的商、周时期和汉代青铜器。十万年前,水泉鸽子洞人就在喀左这个地方居住了。喀左的紫砂陶器,早在7000年前,也就是红山文化时期,这里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紫红色土烧制陶器了,到了商周 时期,这里以夹砂灰陶和黑陶为代表,经过熏烧的器皿很多。如山湾子村的小山上,到处都有陶豆和三足陶鬲的碎片,说明在商周时期,这里居住着过很多的人。2009年笔者在南窑村的紫砂矿附近发现一个陶瓶,圆腹小口长颈,底有方形印纹图案,瓶身有印纹图案和乳丁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喀左紫砂正处于鼎盛时期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,喀左紫砂正处于鼎盛时期,这期间紫砂生产企业发展到十几家。工艺产品有看盘、壁挂和引人瞩目的惊马、奔马,造型美观,形态逼真,栩栩如生,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。